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桃園縣位于臺灣西北部東經121.38度、北緯24.51度,除了西面靠海之外分別與臺北縣、新竹縣、宜蘭縣相鄰,面積為1220.954平方公里,桃園名稱的由來就是因為以前這裡長滿了桃花;桃園縣的行政區域劃分為桃園市、中壢市、平鎮市、八德市、楊梅鎮、大溪鎮、龍潭鄉、蘆竹鄉、龜山鄉、大園鄉、復興鄉、觀音鄉、新屋鄉等;桃園縣花為桃花,縣樹為桃樹,縣鳥為臺灣藍鵲。桃園縣的地形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即濱海平原、丘陵臺地及高山地形。由大園鄉至觀音與新屋一帶,為狹長的平原;東部的復興鄉則群環繞,多為一、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如拉拉山、那結山、鳥嘴山、李棟山、巴博庫魯山等;夾于高山地帶與濱海平原間的即為丘陵臺地,分布在林口臺地以西,桃園市、中壢市中線以東的地方,呈狹長的帶狀。桃園縣早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早期荷蘭、西班牙、明鄭王朝統治之時并沒有大規模的屯墾或產業活動,到了清朝統治時期客家人、福佬人移居于此因此成為閩客混居地區,漸漸發展成為功能和體制完整的都市,水圳埤塘的開方讓桃園水利設施逐漸組構成一個初步的規模,日治時期在日人的規劃下桃園成為一個有規模的都市,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環境結構改變了桃園縣內的生活型態成為北臺灣重要經濟圈,而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的成立更讓桃園成為臺灣最重要的對外門戶及東南、東北亞航運要沖,加上臺灣高速鐵路的通車都讓桃園的都市發展更為蓬勃。桃園的觀光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的大溪、龍潭、復興等鄉鎮,如大溪老街、李騰芳古宅、齊明寺、蓮座山觀音寺等文史古跡,以及著名的大溪豆干、木器等;環石門水庫一帶,有龍珠灣、童話世界、昆侖藥用植物園、龍溪花園、寰鼎大溪別館等景致秀麗的游樂區,龍潭鄉的小人國也是此區的要角,而水庫盛產的鮮魚更打響了石門活魚的名號。北橫公路是本縣最精彩的旅游動線,串連起慈湖、角板山風景區、東眼山森林游樂區、小烏來風景區,以及巴陵一帶的達觀山自然保護區、嘎拉賀溫泉等,而夏季碰上水蜜桃產期,更可大啖一番。濱海方面,永安與竹園分別為桃園縣南北兩大漁港,伴隨漁業發展而成的觀光漁市及林立的海鮮餐廳,則成為旅游桃園濱海地區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