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寧波,是中國浙江省的一個地級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位于浙東,長江三角洲南翼,北臨杭州灣,西接紹興,南靠臺州,東北與舟山隔海相望。寧波被定義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浙江省經濟中心。寧波以“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為口號。寧波歷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唐代,寧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揚州、廣州并稱為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時列為對外貿易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后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寧波是浙江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和全國14個中央計劃單列市(副省級)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國第四位,消費水平居全國第二位。寧波港是上海國際航運樞紐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開通了航線。寧波還是著名的僑鄉,有30多萬寧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寧波幫”已成為聯結寧波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溪口-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浙江省第一大湖東錢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童森林公園為國家森林公園。寧波還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竇寺等著名寺廟。中國古代建筑的杰作保國寺、古代水利建筑它山堰、寧海的南溪溫泉、余姚的四明湖旅游度假區、象山的石浦漁港,為眾多中外旅游者所向往。以鎮海招寶山為代表的明朝抗擊外來侵略的海防歷史遺跡和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斗爭史跡給寧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觀。天一閣,藏書豐富,樓閣、碑林、庭榭、園林構筑精巧,珠連壁合,匠心獨具,蔚為奇觀;它山堰,建于唐代,千古不朽的大海木枕臥堰中,每逢大雨過后,泄洪的觀音瀑飛流直下,氣吞山河;保國寺,為我國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寺,寺內大殿設計獨特,梁架為鏤空的藻井遮掩,稱之為“無梁殿”;上林湖越窯遺址,發現的自東漢至北宋的古越窯達90處,窯起址一帶,山水掩映,風景秀麗。被譽為“西子風光,太湖氣魄”的東錢湖;“東南佛國”之稱的天童禪寺;珍藏佛國珍寶“釋加牟尼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寺;“浙東玉門笑”的鎮海招寶山;溪口鎮、雪竇山、亭下湖組合成的溪口景區,以及月湖、海曙樓、天封塔、七塔禪寺、梁山伯廟、南溪溫泉等等,無不璨燦奪目!寧波不僅山清水秀,還自古以“四香”(米香、魚香、書香、墨香)傳揚天下,物產極為豐富。主要特產可分為海鮮、海干產品、特色食品,時令果品,傳統工藝品,服裝等幾大類。海鮮、干海產品寧波地處長江入東海口,海岸線縱長,是咸水、淡水交匯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極為豐富,因此海鮮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寧波是中國盛產海鮮的主要區域之一,黃魚、帶魚、墨魚、石斑魚、香魚、彈涂魚、海鰻、梭子蟹、海蝦、蚶子、蟶子、牡蠣、泥螺、貢干、海蜇、海帶、苔菜等各類海鮮一應俱全。干海產品中數黃魚鲞、明府鲞、紅膏熗蟹、醉泥螺、蝦干、對蝦干、蝦皮、新風鰻鲞、海蜇頭、海帶、苔菜、烤魚片等最有名,寧波人很喜歡以此特產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寧波菜主要是浙東沿海一帶具有寧幫風味特色的菜肴。寧波是沿海城市,因此以海鮮作為烹飪主料成為寧波菜的特色。寧波菜以蒸、烤、燒、燉等法烹制,愛用雪里蕻咸菜和苔菜作輔料,因而菜味大多咸里帶鮮,“鮮咸合一”,注重原汁原味,講究鮮嫩香糯軟滑,特別適合老年人的口味,著名的有被人們譽為寧波十大名菜的冰糖甲魚、苔菜拖黃魚、全蝦仁、彩熘黃魚、苔菜小方烤、網油包鵝干、黃魚魚肚、清蒸河鰻、火瞳全雞、虎皮全鴨等令人食之回味無窮。寧波的點心也享有盛譽,最著名的“十大名點”包括:龍鳳金團、豆沙八寶飯、豬油洋酥膾、鮮肉小籠包子、燒賣水晶油包、寧波豬油湯團、三鮮宴、鮮肉蒸餛飩、豆沙圓子。香甜可口的點心不僅能果腹,更能使人大飽口福。寧波基本信息 區號:0574 郵編:31500 面積:9365平方公里 人口:500多萬 行政區劃分:現全市現轄象山、寧海二個縣,余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市區設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鄞州六個區。經緯度:東經120°55’至122°16’,北緯28°51’至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