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淮北市位于安徽北部,地處蘇豫皖三省交界處。北與肖縣徐州市毗鄰,東靠宿縣、宿州市,南接懷遠、蒙城兩縣,西連渦陽縣和永城縣,處于黃淮海經濟區的黃金地帶。全市平原廣袤,低山丘陵點綴其間,水域寬闊。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生活著漢、回、蒙、滿、苗、朝鮮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同胞和漢族兄弟一起,為改變淮北“山河面貌,發展經濟,繁榮文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淮北為安徽省9個省轄市之一,現為重要煤城、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具有悠久歷史的古都相城,北枕相山,南臨灘水,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處淮北平原的北部,屬黃淮平原的一部分,以沖積平原為主,海拔為15一40米左右,平川廣野是地貌的主要特征。主要的低山丘陵大多分布在市境的東北部和北部邊境。東北部邊境,從黑石塊山向南延伸,大致沿東北——西南方向直到烈山,有一條帶山丘,進入灘溪縣馬橋區新安鄉土型村境內后,山帶分東南、西南兩個方向散開,如同一把張口的老虎鉗,夾峙著平原;東南向的山丘,斷斷續續,直延伸到宋暄火車站附近;西南向山丘,過灘河后,直迫扒河北岸小在北部邊境,也有一列東北——西南向低山丘陵,自北而南,經袁莊村和孟莊鄉西側,山丘伸向蕭縣境內,在丁里區瓦子口附近消失,后又在該市境內再起。東部邊境,有一南北向山地,最高點老龍脊,海拔363米,該市境內的最高峰。淮北市地處北溫帶臺屬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生長期約7個半月。農作物為兩年三熟。作物以旱糧為主,盛產冬小麥、棉花、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芝麻、花生、油菜籽、紅黃麻等。在有水源或灌溉條件的地方,可種水稻。雨量較適中,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由于降水量的相對集中,且各月分配不均,易發生春旱、秋澇,春未夏初有西南干熱風,氣溫高、蒸發旺盛,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該市水的問題十分突出。節約用水,保護地下水資源,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現在,在當地政府領導下,正加強排灌基本設施建設,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不斷擴大灌溉面積,從而確保農業的發展。淮北市現有耕地213萬多畝。山林57萬畝,大多為人工林,屬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闊葉、針葉混交林,樹種繁多,珍貴樹種有“銀杏刃等。有果園3.5萬畝。盛產桃、梨、杏、蘋果、葡萄、李、石榴和柿子等溫帶水果,大平原上四季飄香。其中,大莊的葡萄,黃里的石榴和笆斗杏久負盛名。牧草地凡7萬畝,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主要牲畜有馬、牛、羊、豬等。該市優越的地表環境,不僅為農牧副漁等業的發展開創了美好的前景,更可喜的是,這里還有豐富的礦藏資源,已探明儲量的有13種,其中,煤的儲量最大。據科學測定,在二迭紀時期,這里氣候溫和,四季如春,花草繁茂,古木林立。到了石灰紀,地殼下陷,這里變成了汪洋大海。伯于造山運動,海水引退,地殼又開始隆升,于是煙波浩渺偽滄海又變成了陸地,原先沉入海底的那些參天古樹,久而久之,便成了今天的地下煤炭。具有煤層厚度大、含煤系數高、儲量豐富、煤種齊全、質量優良和距地表淺易于開采的特點,可供煉焦、冶金、化工和動力之用。此外,鐵、銅、金、銀、鉆、鎳等金屬礦藏儲量也很豐富。鐵礦,且伴有金、銀、鉀、鉆等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石灰石、大理石和耐火粘土的儲量亦相當可觀。石灰巖遍布低山丘陵,其理化指標較好,不僅為生活用瓷、工業用瓷和釉面磚提供上乘的原料,還可用作塑料、橡膠填料和造紙涂料。大量的煤殲石,可用來發電。煤殲石和發電過后的粉煤灰,可供開發氫氧化鋁、氧化鋁、玻璃微珠等化工產品。淮北市地處三省要害,交通十分便利,現已成為安徽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符夾、青阜兩條鐵路貫通境內。符夾線北連隴海,南接津浦,有直快列車直達上海。青阜線則經阜陽、淮南直通省府合肥,遠達皖南重鎮蕪湖。通過這兩條動脈,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公路四通八達,現有六條國道、省道穿過市內。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又開通了淮北至曲阜、泰山、連云港、南京等幾十個城市的遠程班車。青龍山河港已通航,并正在擴建小不久的將來,從青龍山發出的船只將經新沛河、洪澤湖直通淮河、長江。這將大大便利淮北與江淮、江南地區的物資交流,有力地促進淮北市經濟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