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丹東市臨江沿海,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北有層巒疊障的青山為屏,南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與黃海相接,1000多條河流,50多座水庫組成的水網交織在高山、丘陵和平原之間;多變的地形,豐富的動植物、火山群、瀑布群、溫泉區、江海島嶼等構成了無數奇異的景觀。
丹東歷史悠久,遠在1.8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土地上。丹東是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一座城市,甲午海戰就發生在大東港附近黃海海面;丹東是全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丹東有滿目的青山,不必說有“遼東第一名山”之譽的鳳城鳳凰山,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東港大孤山,單是寬甸滿族自治縣境內就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20座;丹東有滿目的綠水,舉世聞名的鴨綠江緊貼市區穿過。
公元前六世紀,這里屬周朝統轄。西漢時期在此設西安平縣(今媛河上尖村古城址)和武茨縣(今鳳城市劉家堡城址),而后歷朝歷代都在這里建制。安東由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安東都護府而得名。1876年,清政府設立安東縣。1882年,清政府與朝鮮訂立《中江通商章程》,在安東開辟市場與朝鮮直接通商。1907年,清政府宣布安東為貿易港。開港后,民族工商業興起,中外商賈云集,內外貿易興盛,城市經濟迅速發展,安東成為東北部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和東北三大貿易口岸之一。1937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安東市,先后成為安東省和遼東省省會所在地。1954年6月起為遼寧省省轄市。1965年,國務院決定將安東市更名為丹東市,其含意“紅色東方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