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泉州天后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1196年),地處泉州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是我國東南沿海廟宇中現存較早、規模較大的一座媽祖廟。媽祖俗姓林,名默。北宋清源軍(后改名為泉州)莆田縣湄洲嶼人,生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羽化飛天”。泉州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范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見證了媽祖信仰伴隨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歷程。
泉州天后宮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筑規格最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也是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天后宮是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之一。
泉州天后宮是臺灣各主要媽祖宮廟的分靈祖廟,每年媽祖誕辰(農歷三月二十三)前后都是一年中進香團最多的時候,每年都有10萬多海內外信眾前來參拜,其中很大部分是來自海峽對岸的信眾。